课程介绍

1 质点运动学和质点动力学 (1)了解参照系、坐标系、时间、空间的一些相关概念。掌握位置矢量、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、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,运动学量的微分和积分关系;(2)圆周运动的角量(角位移、角速度和角加速度),角量和线量的关系,圆周运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;(3)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,弄清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。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,了解相对运动问题;(4)掌握功、动能、势能的概念,理解保守力做功特点以及保守力做功与相应势能之间的转换关系; (5)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、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功能原理,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,能利用这些定理、定律分析简单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;(6)掌握冲量、动量的概念,掌握质点的动量定理、质点系的动量定理、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,能熟练应用这些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平面力学问题,掌握应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;(7)理解角动量、力矩的概念;理解角动量定理、掌握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。 2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(1)掌握振幅、周期、频率、相位等基本概念;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,理解振动曲线的物理意义;熟练掌握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表示法;(2)了解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;掌握两个同方向、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;(3)了解简谐波的形成条件,掌握波长、周期、波速和位相等基本概念;理解平面简谐波的规律和特点,掌握由已知条件得出平面简谐波波函数的方法,能区分波形图和振动图线;(4)理解平面简谐波中质元的动能和势能的关系及质元的能量的特点;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; (5)理解波的迭加原理和波的干涉条件,掌握相干波迭加后的加强和减弱条件,熟练计算相位差;了解驻波的形成及特点;了解半波损失的概念和意义。 3 波动光学(在线学习、在线测试) (1)了解光学的发展简史,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; (2)理解相干光的获得方法,掌握光程的概念及光程差与相位差之间的关系,熟练计算有介质时的光程和光程差; (3)掌握杨氏双缝、薄膜干涉的原理和干涉图样的特点;了解劈尖、牛顿环的干涉;了解劳埃得镜的干涉原理,掌握半波损失的条件;(4)了解惠更斯—菲涅耳原理,了解衍射分类;(5)了解分析单缝衍射条纹分布规律的方法,了解圆孔衍射及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,会简单分析缝宽及波长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;(6)了解光栅衍射公式和光栅的缺级;了解X射线衍射原理;(7)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,了解获得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方法,了解检验自然光和偏振光方法;理解并熟练应用马吕斯定律;(8)了解布儒斯特定律;了解通过玻璃堆获得偏振光的方法。 4 热物理学 (1)理解气体状态参量;掌握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及应用。了解气体的微观结构以及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特征;了解分布函数与统计规律的一般意义;(2)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,了解压强、温度的宏观统计意义,进而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这一思想。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,掌握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及计算;(3)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、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;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、方均根速率、最概然速率的物理意义;(4)了解准静态过程的特征,掌握准静态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。理解功、热量、内能等概念,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与意义;(5)理解定容摩尔热容与定压摩尔热容的意义,能熟练计算理想气体在等容、等压、等温和绝热过程中的功、热量和内能增量; (6)理解正循环、逆循环的概念,掌握热机循环效率的计算方法,了解制冷循环;(7)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,了解其统计意义,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性;了解可逆过程、不可逆过程以及卡诺定理;了解“熵”的含义。

课程通知 >>更多
最新动态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物联——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调查问卷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软件——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调查问卷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调查问卷计科——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调查问卷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测试计科-物联—第五章测试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测试软件—第五章测试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作业软件-第七章作业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作业计-物联-第七章作业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作业软件-第一章作业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作业计-物联-第六章作业
  • 薛忠贤发布了新的作业软件-第六章作业